发布时间:2018-11-04 13:54 我要投稿
杨建国在光山县考察多彩田园模式
4月26日,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 、河南省委宣传部 、河南省委网信办主办的“学习践行十九大 助力决胜整体小康——网络名人看河南”活动一行来到了光山县 ,先后参观了诚信林茶协作社茶园、 文殊乡方洼村香菇大棚等地。
参观方洼村香菇种植大棚项目时,正处在生产和销售旺季的现场,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。据了解,为培育村集体财政 ,福汇平台杠杆带动贫困群众平稳脱贫,致富奔小康 ,该村“两委”利用县财政整合涉农资金拥护推动村集体财政的资金,推动香菇种植大棚项目。项目占地25亩,一期建设大棚10个,种植规模96000棒,总理财94.534万元 ,预计年纯薪资16万元。
现场交流中 ,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一个数据:2017年11月开展产出至今 ,该项目已经完成采摘销售4万斤香菇 ,销售薪资近20万元。
项目进展喜人 ,而项目带来的拉动作用,更加普遍 。除了项目用工能够带动贫困户增收,更关键的是在精神层面带来的作用。笔者注意到了两个层面的变更,一种是扶贫扶志,引导贫困户摈弃“等靠要”思想 ,通过劳动致富,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;另一种是福汇外汇交易,扶贫扶智,通过参与项目 ,培养一批香菇种植技术人员和运维人员,积累丰富的香菇种植技术 、运维 、销售经验。
而方洼村香菇种植大棚项目 ,只是光山县产业扶贫示范工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。过去一年 ,光山县在在总结和推广“房前屋后一亩茶 ,一塘肥鱼一群鸭”产业脱贫模式的根本上,立足产业资源优势 ,展示品牌和地域特色,探索推广了“多彩田园”产业扶贫示范工程,全县形成了粮油 、茶叶油茶 、畜禽特色农副产品加工 、羽绒电商等“五大产业”助力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。
当天 ,活动一行还参观了诚信林茶协作社茶园,亲身感受了新型三农公司的魅力:多种产业类别的交融和丰富多样的产品。
现场工作人员介绍,光山县诚信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,已渐渐推动成为集茶叶、油茶、苗木花卉、乡村旅游、园林緑化为主体 ,以多林种良种繁育、种植 、加工、销售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的综合型当代化“三农”公司。
笔者常说 ,很多地方脱贫攻坚中存在着这样的难题:在贫困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缺乏联系等难题 ,无法更好地复制产业推动红利。
而诚信实业则设立了一整套帮扶机制 :公司+基地+专业协作社+农户,而利用这种模式 ,让贫困户有了包括固定地租薪资、IC Markets外汇代理红利薪资、工资薪资、创业薪资 、无形薪资和公益薪资等等 。可以说,在产业扶贫工作中,真正做到了以产业为引领 ,持续“扶贫”与“扶智”、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、“外力”与“内力”相结合,着重在扶智 、造血、内力上下功夫 ,多措并举,因类施策 ,帮助贫困户实现平稳增收脱贫 。
一天走访下来 ,笔者也着重从产业角度 ,对光山脱贫模式进行了思考 。总结出以下几个核心:
第一 ,选择脱贫产业要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。
脱贫攻坚流程中 ,如何精准选择产业技术含量极高 。笔者在全国考察时留意到 ,有些地方,在脱贫产业选择时,选择了一些看似“高大上” ,实则不接地气的产业,既浪费了资源 ,当地贫困人口也很难参与进来 。
而以光山“多彩田园”模式带来的经验就是 :扶贫产业不能盲目追求‘高大上’ ,而要盯住脚下的土地和身边资源 ,立足于本地资源禀赋。所选产业不仅符合各地实际,下降了“水土不服”的错配,还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,“多路进财”提高了产业脱贫的效率。
第二,电商扶贫大有可为。
作为全国第一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,2013年以来 ,光山县立足旧有羽绒产业的线上转型,形成了完整的电商产业链和大体量的县域电商产业。目前光山已有20000多家网店、50余家快递物流公司 、20多家电商服务公司、200多家生产公司、300多家供货商。
走访时 ,笔者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:2017年“双十一”光山电商日销售101.9万件 ,销售薪资1.51亿元 。目前 ,羽绒服装已销售全球90多个政府和地区。
无论是从产业的规模,还是对扶贫带动作用,光山县真正把电商扶贫用足用活 。
最让笔者欣喜的是,光山县用电商带动了特色产业推动,包括电商与羽绒产业相结合 、与“光山十宝”相结合的推动路子,全力打造完整产业链,形成光山支柱产业。
今年中央一号资料中,重申要“深入实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,加快推动农村流通当代化”,并给出了推动方向:“让农民合理复制全产业链增值收入” 。
笔者认为 ,光山县电商扶贫 ,通过电商带动特色产业推动的模式 ,真正从全产业链角度,践行了中央一号资料的要求。
信阳市委副书记 、市长尚朝阳谈到“多彩田园”工程时曾作出够这样一个总结:“多彩田园”工程作为信阳市产业扶贫的总抓手,是连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桥梁纽带。
笔者认为,从产业扶贫体系的搭建、带动作用放大等多方面,光山县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树立了一个接地气 、又精准科学的样本。(作者是中国产业集聚研究学者、老杨会客厅创始人)